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 )
|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
|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
自然界中蝴蝶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有一种极为罕见的阴阳蝶,是具有一半雄性一半雌性特征的嵌合体。下图是其成因遗传解释示意图,则阴阳蝶的出现是早期胚胎细胞发生了()
| A.基因突变 | B.基因重组 |
| C.染色体结构变异 | D.染色体数目变异 |
关于“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洋葱根尖分生区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 |
|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
| C.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
| D.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细胞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
关于几种育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多倍体育种中,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
| B.单倍体育种中,常先筛选F1的花粉再进行花药离体培养 |
| C.诱变育种中,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 |
| D.杂交育种中,用于大田生产的优良品种都是纯合子 |
某动物细胞中的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1所示,观察装片时发现了图2、图3所示的细胞。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2、图3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分别是4和2 |
| B.等位基因B与b的碱基数目一定不同 |
| C.图3细胞分裂可产生2种类型的生殖细胞 |
| D.图1细胞形成图2细胞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噬菌体吸收和利用培养基中含有35S的氨基酸而被标记 |
| B.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长时间保温培养 |
| C.用32P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上清液出现较强放射性可能是侵染时间过长 |
| D.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能够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