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①、②、③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其中Q分别代表三种物质,下列有关Q的叙述错误的是
A.Q可能位于细胞膜上 | B.Q中可能含有硫元素 |
C.①不一定发生在细胞内 | D.②必须依赖三磷酸腺苷 |
如图所示为某高等生物细胞局部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 )
A.如果1代表Y染色体,则形成该细胞的场所是精巢或睾丸 |
B.该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最多有8条 |
C.要鉴定图中1的主要成分,理论上选用的鉴定试剂是双缩脲试剂和二苯胺 |
D.如果a上某点有基因B,a'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可能原因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
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相关基因用A、a表示) ( )
A.由1、2和4个体可推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
B.由1、2、4、5个体可推知致病基因是显性基因
C.2、5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AA、Aa
D.若7、8婚配,其后代表现正常的概率为1/3
下图表示某些细菌合成精氨酸的途径,从图中可以得出( )
A.这三种酶基因有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
B.这些细菌的精氨酸的合成是由3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的 |
C.若产生中间产物Ⅰ依赖型突变细菌,则可能是酶1基因发生突变 |
D.若酶1基因不表达,则酶2基因和酶3基因也不表达 |
如图为RNA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c是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
B.a是非模板链,b是模板链 |
C.图中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 |
D.转录完成后解开的双螺旋不再重新形成 |
赫尔希与蔡斯分别用含32P和35S的T2噬菌体与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悬浮液和沉淀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32P和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需长时间保温培养 |
B.32P主要集中在悬浮液中,沉淀物中也不排除有少量放射性 |
C.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悬浮液中32P放射性升高 |
D.本实验证明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