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体缺氧时,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酶,该酶作用于肝脏所生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使其转变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SF)。促红细胞生成素一方面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周围血液中红细胞数增加,从而改善缺氧;另一方面又反馈性的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 A.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这种反馈属于负反馈调节,这种机制保证生物体内物质含量的稳定,不会造成浪费 |
| B.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还能产生淋巴细胞,参与免疫调节 |
| C.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的靶细胞是红细胞,红细胞数量增加可以增加携氧能力,改善缺氧 |
| D.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
下面甲图示洋葱根尖分生区连续分裂的细胞在各个时期细胞核内DNA含量的测定结果,乙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丙图是某同学在乙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5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欲将丙图视野中处于甲图c时期(右上方图)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进行600
倍高倍镜观察,正确的镜头组合及操作程序应是 
| A.(1)×(3);左上方 | B.(2)×(3);右上方 |
C.(2 )×(3);右下方 |
D.(1)×(3);右下方 |
细胞质不是静止的,一般呈环形流动。在用显微镜观察黑藻细胞时,视野中一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下方,细胞质环流方向为逆时针,如图所示,实际上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分别为
| A.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下方,环流方向为逆时针 |
| B.叶绿体位于液泡左上方,环流方向为逆时针 |
| C.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上方,环流方向为顺时针 |
| D.叶绿体位于液泡左下方,环流方向为顺时针 |
下图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1,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
链放大图(图2),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蛋白质含有1条肽链124个肽键 |
| B.图2中R基是①②④⑥⑧ |
| C.从图2可推知该部分肽链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氨基和2个游离的羧基 |
| D.构成图l中肽链的氨基酸最多可能有20种 |
分子式为C63H103O45N17S2的多肽化合物,最多能有几个肽键
| A.16个 | B.17个 | C.62个 | D.15个 |
在人体细胞中,由A、C、G、T、U五种碱基可构成多少种核糖核苷酸
A.3种B.8种
C.5种D.4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