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环境保护】
下图为2012年渤海沿岸海水入侵分布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简述图示北部地区的海水入侵程度的时空分布规律。(4分)
(2)分析上述时空分布差异的原因。(6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农牧过渡带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近些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图示的原农牧过渡带会随之南移(如图所示),请解释这种变化的具体原因。
(2)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图示的原农牧过渡带实际上向北移动,由此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2010年10月26日8时30分,三峡工程首次达到175米正常蓄水位,这标志着三峡工程由初期运行期转入正常运行期。长江三峡地区,河谷深且岩层软硬相间,断裂构造发育。现在我们所看到库区的高低水位区间的岸坡,除了宽厚的堆积阶地以外,都是基岩裸露或碎石堆积,这是百年出现一次的洪水(水位涨落约30米)侵蚀的结果;但三峡水库形成后,水库水位每年涨落30多米,这意味着库水对两岸的侵蚀强度比自然洪水对两岸的侵蚀强度增强100倍。

长江三峡枢纽工程正常蓄水后,分析对库区周围山体滑坡灾害的发生所产生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0年以来,每年到九寨沟的游客都超过100万人次。旅游业的兴旺使大量的饭店、商场、宾馆、旅行社等涌进九寨沟内,污水垃圾遍地,九寨沟管理监测结果表明,九寨沟的水体已经有富营养化的趋势,湖泊有沼泽化倾向。
(1) 旅游旺季时,九寨沟景区人满为患,大大超过了其环境承载量。你认为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2)从旅游规划、环境容量及游客承载量三个方面分析九寨沟应怎样开展生态旅游。

(26分)根据所给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米纳山谷处于麦加附近,周围都是岩石山。朝圣高峰在这不足4平方公里的地带要接受300万来朝圣的人,这里是地球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朝圣者有自带帐篷、自行搭建的传统。如今的米纳帐篷城内生活设施齐全,一个全球最大蓄水池不但满足居民用水还同时配备了完善的防突系统,城内交通通杨。“帐篷布”比钢筋水泥还健康长寿,且防火、挡风、防腐蚀等。米纳帐篷城代表的是另一种类型城市的挑战,对极端地质条件、流动人口较多的城市的居住设施带来启发。
材料二 :沙特阿拉伯区域图和米纳帐篷城鸟瞰、景观图


(1) 在米纳山谷人们要生存发展主要面临哪些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易发灾害(或事故)。(12 分)
(2) 简述阿拉伯人因地制宜创造出城市奇迹——帐篷城的原因?
(3) 麦加,阿拉伯文原意为“吸吮”,渴望吸吮水而得名。简析麦加可利用的水源并说明理由。(两种即可)。

读图4,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是两大流域的分水岭,说出这两个流域在图中的空间分布特点。
(2)分析河流对图示地表形态的塑造。
打坝淤地是治理图中北部地区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打坝淤地是指在各级沟谷内修建的以滞洪拦泥、淤地造田为目的的工程。
(3)说明打坝淤地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主要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