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某校“地理社团”在2013年暑期用一周时间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研究了该时间内出现的一些地理现象,图示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③两地该季节风向不同,①地风向是 ,③地风向是 ,指出该季节①③两地盛行风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别是:①地 ,③地 。
维多利亚瀑布位于赞比西河上,如活动区域④所示,宽度超过两公里,瀑布奔入玄武岩峡谷,水雾形成的彩虹远隔二十公里以外就能看到。倾注的河水产生一股充满飞沫的上升气流,游客站在瀑布对面悬崖边,手上的手帕都会被这强大的上升雾气卷至半空。而瀑布附近的“雨林”(“雨林”是瀑布附近的一片长年青葱的树林)又为瀑布这一壮景平添了几分姿色。
(2)⑤→⑥→⑦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④⑤两地都有“雨林”景观,所体现的地域分异特点不同,④地属于 地域分异规律,⑤地属于 地域分异规律。结合上述材料解释④地“雨林”的形成原因。
(3)②⑧两地都有大面积沼泽,分析两地沼泽形成的不同原因。
读意大利波河流域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波河流域图
材料2: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水量充沛,常发生大洪水,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千米,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该河流中下游流经著名的波河大平原(该平原西部和北部接高大连绵的阿尔卑斯山脉,南临亚平宁山脉),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多在其一些支流上游兴建水利工程。波河中下游含沙量高,河道蜿蜒曲折,极易淤塞,现在河口三角洲每年新增土地约81公顷。
(1)简述波河流域的水系特征。
(2)波河丰水期持续时间较长,枯水期仅出现在夏末秋初,试分析其原因。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位于太平洋西岸的环渤海地区是日益活跃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部分,也是中国欧亚大陆桥东部起点之一,新时期中国北方经济结构调整集中在以京津冀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将与日本、韩国产业继续向外转移形成互动,其联合趋势将为环渤海经济区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材料2:环渤海及东北亚部分地区图
材料3:中朝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近年来,山东正逐步加快与朝鲜在文化、渔业、矿产等领域的通力合作。
(1)比较图中M、N两城市冬夏季的降水差异并说明原因。
(2)分析环渤海地区内河航运不够发达的自然原因。
(3)分析山东与朝鲜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合作方面的有利区位条件。
阅读下列材料,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山西汾河流域图和A市的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汾河流域历史悠久,人口密集,农业开发强度大。能源与金属矿产丰富,工矿业规模大。环境问题突出。
(1)汾河谷地地质构造是 ;影响该河段流域范围的主要因素是 。
(2)汾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3)A市的气候类型是 ,分析A市气候大陆性强的原因。
(24分)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涅瓦河口三角洲上的圣彼得堡是18世纪初彼得大帝在丛林和泥潭(沼泽)上建设起来的,是俄罗斯通往欧洲西部的出海口。
(1)涅瓦河对圣彼得堡城市发展的主要作用有 与 。
(2)描述涅瓦河的水系特征。(12分)
(3)分析18世纪前涅瓦河口沼泽广布的自然原因。(10分)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中甲市是我国某自治州的首府,该州棉花产量占全国的l/8,长绒棉占全国总产量的93%。甲市是重要的棉花交易集散地,棉纺工业发达。
(1)分析甲市要继续扩大棉纺织工业规模的不利区位条件。(4分)
(2)结合材料,提出甲市所在自治州今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至少三点)。(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