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次台风登陆后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图,据图回答问题。
若该天气系统向西北移动,受其影响甲乙丙丁四地的天气变化是
| A.甲地东北风转西北风 | B.乙地降水量会增大 |
| C.丙地天气多云转阴 | D.丁地维持暴雨天气 |
大多数年份,台风生成最多的月份是
| A.6月 | B.7月 | C.8月 | D.9月 |
2014年第15号台风“海鸥”于9月12日生成,先后在菲律宾东北部、海南岛东部、广东南部、越南北部完成四次登陆。下图为此次台风活动中三个不同时间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关于台风“海鸥”的叙述,正确的有
| A.由热带气旋强烈发展而成 |
| B.台风在14日2:00时势力最强 |
| C.15日2:00海南岛雨过天晴 |
| D.台风中心17日2:00已登陆广西 |
9月14日到17日期间,香港
| A.风向由偏北风转为偏东风 | B.风速逐渐增大 |
| C.降雨强度逐渐减小 | D.气压逐渐降低 |
读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有关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 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
| C.丙——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 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
下列有关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 |
| B.乙叶呈针状——常年降水丰富 |
| C.丙四季常青——常年温度较高 |
| D.丁生长旺盛——常年高温多雨 |
下图为三个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洋流中
| A.①为暖流 | B.②为寒流 |
| C.③位于北半球 | D.④位于南半球 |
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①洋流北部有大渔场 |
| B.②洋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
| C.③洋流加大同纬度不同海区温差 |
| D.④洋流加大沿岸地区降水量 |
下图表示岩石圈与水循环的关系。A、B、C 表示三大类岩石,甲、乙、丙、丁为海陆间循环各环节,箭头a、b、c、d为岩石圈与水循环各环节的作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A、B、C中,其形成与水循环类型有密切关系的组合正确的是
①C—海陆间循环②B—海陆间循环
③B—陆地内循环④C—陆地内循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若乙为水汽输送,a、b、c、d的含义和下列地理现象成因相符的是
①a—四川盆地多夜雨②b—云贵高原多地下河
③c—东非高原形成热带草原气候④d—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此时①地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 B.西北风 | C.西南风 | D.东北风 |
与①地相比,②地
| A.此季节气温较高 | B.气温年较差较小 |
| C.此季节降水较多 | D.降水季节变化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