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著名岛屿相关信息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关于该岛的地理特征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岛地势特点东部高西部低 |
B.该岛降水丰富,空间分布东多西少 |
C.该岛河流众多,航运价值高 |
D.该岛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
据图分析该岛的城市分布特点是
①沿海分布 ②沿河流下游分布 ③沿交通线分布 ④主要分布在东部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在森林中遭遇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 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顺风撤离 |
B. | 伺机逆风突破林火包围圈 |
C. | 火势突然减弱就可以放心休息 |
D. | 选择坑洞躲避 |
读某区域全年大风天数分布图,回答下题。图中反映该区域风力分布的特点是:
A.沿海强于内地 | B.低纬强于高纬 |
C.城市强于农村 | D.山区强于平原 |
造成该区风力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 | B.地转偏向力 |
C.摩擦力 | D.向心力 |
当地时间2004年10月23日17时56分左右发生里氏6.8级地震,地震至少造成21人死亡,2000人受伤,591栋住宅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2005年10月8日8时52分,一场里氏7.6级的强烈地震袭击了南亚次大陆的城市和村庄,造成8万多人死亡,250万人无家可归,地震的震中位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以东约95公里,震源距地表约10公里。据此回答:关于此次地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属于自然灾害 B.属于孕灾环境 C.属于致灾因子 D不属于自然异变材料中两次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数不同,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致灾因子强度不同 | B.人口密度不同 | C.抗灾救灾投入不同 | D.太阳高度不同 |
在此次地震中不易受损害的人群是:
A.妇女、老人 | B.青少年、儿童 | C.残障人 | D.青壮年男性 |
2005年南亚大地震造成8万多人死亡,成为南亚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灾难之一。主要自然原因是:
A.震中位于人口稠密区 | B.震源浅 | C.震源深 | D.发生在晚上无法躲避 |
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旅游景点包括:
A.黄果树瀑布、布达拉宫、敦煌莫高窟 | B.云冈石窟、陕西半坡遗址、庐山 |
C.承德避暑山庄、张家界、神农架 | D.路南石林、华清池、九寨沟 |
下列名胜古迹全被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一组是:
A.庐山、武夷山、青城山—都江堰 | B.泰山、庐山、黄山 |
C.泰山、武夷山、黄山 | D.黄龙、长城峨眉山—乐山大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