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浓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的试剂瓶中,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
B.不用浓硝酸与铜屑反应来制取硝酸铜,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 |
C.足量铁与稀硝酸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说明稀硝酸不能氧化Fe2+ |
D.锌与稀硝酸反应得不到氢气,说明稀硝酸能使锌钝化 |
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分离C2H5OH和H2O的混合物 |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O2、Cl2、HCl、NO2等气体 |
C.装置③中X若为CCl4,可用于吸收NH3或HCl,并防止倒吸 |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NH3,并吸收多余的NH3 |
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A.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B.HClO结构式:H—Cl—O |
C.过氧化氢电子式:![]() |
D.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
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以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分别向两极通入乙烷和氧气。电极反应式为:C2H6 +180H- -14e-="=" 2C032一+ 12H20; 7H20+7/2 02+14e - ="=140H" -.
下列有关此电池的推断错误的是()
A.在电解质溶液中OH -向正极移动 |
B.参加反应的02与C2H6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2 |
C.放电一段时间后,KOH的物质的量浓度将下降 |
D.通氧气的电极为正极 |
X﹑Y﹑Z ﹑M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 ﹑ Y﹑Z相邻。X 的核电荷数是Y 的核外电子数的一半,Y与M可形成化合物M2Y。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还原性: X的氧化物﹥Y的氧化物﹥Z的氢化物 |
B.简单离子的半径:M的离子﹥Z的离子﹥Y的离子﹥X的离子 |
C.Y X2﹑ M2Y都是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
D.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ZO4 |
白藜芦醇广泛存在于食物(例如桑椹、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它可能具有抗癌性。
能够跟1摩尔该化合物起反应的Br2或H2的最大用量分别是
A.1mol 1 mol | B.3.5 mol 7 mol |
C.3.5 mol 6 mol | D.6 mol 7 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