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问题。(8分)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从全诗来看,尾联的“泪”中包含了哪些情感?
颔联情藏景中,请结合诗句作赏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后面题。
鹧鸪天
(宋) 向子諲①
有怀京师②上元,与韩叔夏司谏、王夏卿侍郎、曹仲谷少卿同赋
紫禁烟花一万重,鳌山宫阙倚晴空。
玉皇端拱彤云上,人物嬉游陆海中。
星转斗,驾回龙,五侯池馆醉春风。
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
【注释】①向子諲生于两宋之间,前半生亲见北宋社会表面繁荣兴盛,金兵进犯、宋室南渡后,他力主抗金,因得罪秦桧,被贬还乡,居江西临江。向子諲的晚年词作,多抒写淡泊名利的闲适生活情趣,但也常常怀念北宋徽宗时代的繁盛。②北宋都城东京汴梁。
这首词打破了结构上分片的定格。前七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京师上元节的景象?抒发了什么感情?
最后两句“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作者是用什么手法营造的?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 题。
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
姜 夔
云鬲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使君心在,苍厓緑嶂,苦被北门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
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
【注】①1205年六十五岁的辛弃疾转任镇江知府,积极准备北伐。他写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姜夔深受感动并依辛词的韵脚填写本词。②迷楼:在扬州,与镇江(京口)之北固山隔江相对,是隋炀帝幸江都时所建。很石,在北固山甘露寺,状如伏羊,相传孙权曾与刘备在此共商抗曹大计。③北门:京口,南宋时接近边界,成为北方的重镇和北大门。④金鼓:指出征的队伍。⑤依依种柳:《晋书·桓温传》载,桓温北伐看到自己任琅琊太守时种的柳树,都已十围。
请分析“千古空来去”中的“空”的表达作用,并结合上片指出作者在此所寄托的情感。
在下片中作者提及“诸葛”,请分析这处典故有何用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苏轼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注】①此词当作于公元1081年(元丰四年),作者在黄州,朱寿昌,安康叔,时为鄂州(冶所今湖北武汉武昌)知州。使君,汉时对州郡长官之称,后世如唐宋时就相当于太守或刺史。②《江表传》:晋虞溥著,其中记述三国时江左吴国时事及人物言行,已佚,《三国志》裴松之注中多引之。③ 鹦鹉洲,在长江中,后与陆地相连,在今湖北汉阳。
这首词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昭君怨·咏荷上雨(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这首词的动词用得生动别致,请以“跳”字为例分析说明。
整首词中,词人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水口行舟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逢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舟行江上时的哪些情感?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