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
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
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
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
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
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
|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
|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
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这说明儒家( )
| A.主张用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 |
| B.强调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育 |
| C.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 |
| D.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 |
2011年西安世园会会徽取名“长安花”,它是由三、四、五、六边形自然花瓣组合而成的“百花吉印”,其构思源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据此判断,该思想源于( )
| A.《道德经》 | B.《孟子》 | C.《四书章句集注》 | D.《日知录》 |
古人对特定的年龄一般不用数字表示,而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下列的年龄称谓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而立 ②弱冠 ③期颐 ④耄耋 ⑤不惑 ⑥花甲 ⑦豆蔻
| A.⑦②④③⑤①⑥ | B.②⑦③①⑤⑥④ |
| C.②⑦①⑤⑥③④ | D.⑦②①⑤⑥④③ |
19世纪中期英国出现了一种“大众消费主义”。当时的“英国所独有的不是消费的欲望,而是大多数人消费的能力。……社会模仿的巧妙使用使本来只买‘体面商品’的人购买‘奢侈品’,使本来只买‘必需品’的人购买‘体面商品’……事实上,时尚及其利用者提高了人们‘金钱准则’的水平。”造成上述消费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 A.海外殖民掠夺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
| B.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英国境内商品更丰富 |
| C.追求时尚成为当时消费的主流 |
| D.工业革命导致生产效率和国民收入的提高 |
罗斯福新政中实行了一种按收入和资产多寡而征收的累进税。如对5万美元以上纯收入和4万美元以上遗产征收税率为31%,500万美元以上的遗产征收税率为75%。这一措施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 A.调节国民收入 | B.稳定金融秩序 | C.保护私有财产 | D.增加财政积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