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罗马法律( )
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③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被称为公民法
|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2009年,南宋外贸沉船“南海一号”挖掘了大量的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瓷器,下图为展示的部分瓷器。下列对这一历史事件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 A.沉船上的瓷器应有一些青花瓷和粉彩 |
| B.这些瓷器代表当时瓷器生产技艺最高水平 |
| C.这些瓷器大部分是由私营手工业生产的 |
| D.说明我国白瓷烧制技术开始于南宋时期 |
关于唐代是否存在夜市,下列两则材料有着不同的叙述。材料一来自于《唐六典》:“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二来自唐代诗人王建《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则材料理解最合理的是
| A.两则材料相互矛盾,不能判断唐代是否已有“夜市” |
| B.材料一比材料二更具权威性,可以判断唐代没有出现“夜市” |
| C.两则材料反映的地区情况不同,因此两者并不矛盾 |
| D.反映了当时“市”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了 |
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中提出:“中国二千余年的专制官僚政治局面其所以是由秦国开其端绪,乃因中国二千余年的地主经济制度,是由秦国立下基础。这种政治经济形态的配合,不但改变了中国封建性质,改变了中国官僚政治形态,且也改变了中国专制君主与官僚间,乃至官僚相互间的社会阶级利害关系。”该结论
| A.夸大了阶级斗争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 B.开创了现代化史观的研究新视角 |
| C.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态度 | D.肯定了政治对经济的决定性作用 |
《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 A.精耕细作 | B.自给自足 |
| C.农林牧业相互补充 | D.农业生产结构完备 |
甲骨文有以形表意的特征。下图中的“城”字中间的方形小框,表示城四周的城墙,
表示城楼,为士兵守护之意;“邦”字下边的“田”字,代指疆域土地,上半部分的象形符号,是标示疆界范围的界标。从这两个字的结构和含义可以看出,“城邦”的含义和主要功能是 
| A.一定区域范围内统治管理中心 | B.具有对外防御能力的军事基地 |
| C.强化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中心 | D.土地和军队是国家财富的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