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罗马法律( )
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③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被称为公民法
|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三个伟大的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 |
|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 |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 |
1919年,《每周评论》指出:“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非全世界的人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直接解决”的主要表现是
| A.新文化运动 | B.实业救国运动 |
| C.国民大革命 | D.护国运动 |
佩弗在《远东》中说:“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仿制品是指共和政体、三权分立、联邦制等政治体制 |
| B.荒唐可笑是因为仿制品不适合中国国情 |
| C.悲惨地结束是指辛亥革命没有结束专制独裁 |
| D.由于当时领导者的局限性,这种政体在中国失败 |
下图为拿起武器保家自卫的高山族战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情景发生于甲午战争期间 |
| B.他们的斗争得到清政府的支持 |
| C.粉碎了日本对台湾的侵略企图 |
| D.表现了台湾人民的爱国情怀 |
《南京条约》中的“五口”,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
| A.便利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 | B.便利英国掠夺中国劳动力办厂 |
| C.表明英国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 D.表明英国要向中国大量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