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是“智慧”的化身。这主要是指他( )
| A.首先对客观世界进行哲学思考 | B.强调个人利益,创立诡辩学派 |
| C.把讨论的重点从自然转移到社会 | D.开始了对人本身的哲学认识 |
下面是关于洋务派的评价,不属于维新派对其评价的观点是:
| A.……实不知国务之人也。……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 |
| B.“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 |
| C.夫四民之中,农居大半,男耕女织,各职其业,治安之本,不外乎此……机器渐行,则失业者众,胥天下为游民,其害不能言矣。 |
| D.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 |
下列科学家都为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作出过重大贡献,其理论对中国的维新变法运动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家是
| A.Max Planck | B.Darwin | C.Newton | D.Albert Einstein |
《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中写道:“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中国试图赶上这次发展的机遇,但最终失败。”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太平天国运动 |
“伦敦,12月27日讯:从上海发出的消息称,大清国政府已决定效仿日本,选拔年轻学子送往英美等国接受西式教育。”(引自《帝国的回忆》)这则消息出现于
| A.鸦片战争期间 | B.洋务运动时期 | C.辛亥革命时期 | D.二次革命时期 |
时人对中国近代某一著述的评论:“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请判断此书应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