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法西斯头目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到:“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这个计划是指( )
| A.吞并奥地利 | B.割占苏台德地区 | 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 D.进攻波兰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
| A.德国不具备改变世界统治秩序的能力 |
| B.德国处于两线作战的地位 |
| C.美国的参战改变了战争双方力量的对比 |
| D.反战的革命运动不断高涨 |
下列哪项不是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因素
| A.美国参加对德作战 | B.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
| C.中国等国投入战争 | D.意大利倒向协约国一方作战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和德国都是后起之秀,都是采用新技术成果的模范。可在一战后期这两个国家却成为敌人的根本原因是
| A.德国成为美国盟国的敌对国 | B.美国和英法有着历史的渊源 |
| C.美德资本扩张的矛盾和冲突 | D.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伤害了美国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同时在两线作战的国家是
| A.英、法、俄 | B.英、法、德 | C.德奥 | D.德、奥、塞尔维亚 |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从实质上说明了
| A.法德矛盾是当时国家关系中的主要矛盾 |
| B.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巴尔干半岛而结盟 |
| C.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商品市场而互相勾结 |
| D.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争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