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史学著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下图主要反映了
| A.中华民国的人事任免是向社会公开的 |
| B.五四爱国运动的重要成果 |
| C.北洋政府反对帝国主义的决心 |
|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皆因此三人外交活动不力 |
某乡村知识分子一则日记(部分):“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由此可见当时
| A.广大乡村习俗没有变化 |
| B.民主共和观念荡然无存 |
| C.作者对辛亥革命有抵触 |
| D.作者十分向往西方文明 |
下图为西方人在1895年绘制的一幅漫画《日本人进了中国店》。图中一全副武装背着现代武器的日本矮子命令一个正想开溜的清朝官员:快把钥匙拿出来给我。日本人在当时拿到“钥匙”获得的好处有
| A.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须同日本商定 |
| B.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 C.日本军队可在北京到山海关沿线驻扎 |
| D.反对日本的中国官吏都得到严厉惩处 |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称“洪秀全除推行宗教革命及种族革命以外,他有社会革命的思想没有?他提倡男女平权,但他的宫殿充满了妃妾。”这则材料反映出洪秀全
| A.主张在中国全面复兴西方基督教 |
| B.想打倒列强,恢复中华民族的自由 |
| C.企图建立新朝代而非新国家或新社会 |
| D.对于社会革命也是十分积极的 |
下图是选自侯中军所著《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一书中的近代中国订立不平等条约数量增长趋势图,该图没有反映
| A.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传统的外交体系逐渐动摇 |
| B.清末民初以后不平等条约的总数呈现下降趋势 |
| C.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不平等条约体系基本瓦解 |
| D.订立不平等条约的数量与中外战和关系成正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