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
A.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 | 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
C.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 D.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
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莫斯科日记》中写道:“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弊端 |
B.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C.苏联的经济体制能为世界发展提供借鉴 |
D.苏联政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
有学者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一个主要劳力再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该观点意在强调小农经济
A.具有落后性 | B.具有再生性 | C.具有脆弱性 | D.具有稳定性 |
如图所示,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下列对其认识错误的是
A.公田归贵族所有,私田归庶民所有 |
B.公田的生产采用庶民集体耕作方式 |
C.要求先种公田,公事毕然后治私田 |
D.公田中的所有收获物都归贵族所有 |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参加了上海合作组织元首峰会和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表明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策略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B.积极参与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
C.新时期的中国由不结盟走向结盟 | D.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伙伴关系” |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给尼克松的备忘录中表示:“我们对中国采取主动行动的最大好处也许就是对苏联的影响”。美国“对中国采取主动行为”的意图是
A.扭转与苏联争霸的不利局面 | B.促使日本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
C.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 D.促进国际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