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18年孙中山著《孙文学说》指出:“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该是(  )

A.驱除鞑虏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 D.扶助农工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当前政体”是

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C.共和制 D.无产阶级专政

美国1787年宪法以分权与制衡为出发点,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这种分权制衡的机制体现在: ①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 ②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之间 ③国会参众两院之间 ④总统与内阁之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

①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
②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
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
④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战役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