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空间有一水平匀强电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初速度v0的带电微粒,沿图中直线由A运动至B,其能量变化情况是
A.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电势能减少 |
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电势能增加 |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电势能减少 |
D.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电势能减少 |
如右图所示,真空中有两等量异种点电荷A、B,在两点间取一正五角星形路径abcdefghija,五角星的中心与A、B的中点重合,其中af连线与AB连线垂直.现将一电子沿该路径逆时针移动一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e点和g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a点和f点的电势相等
C.电子从g点到f点再到e点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电子从f点到e点再到d点过程中,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竖直面内有两圆形区域内分别存在水平的匀强磁场,其半径均为R且相切于O点,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随时间变化.一长为2R的导体杆OA绕O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顺时针匀速旋转,角速度为时,OA恰好位于两圆的公切线上,如图所示,若选取从O指向A的电动势为正,下列描述导体杆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如下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木板B处于静止状态,现有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A从B的左端以初速度v0=3m/s开始水平向右滑动,已知M>m.用①和②分别表示木块A和木板B的图像,在木块A从B的左端滑到右端的过程中,下面关于二者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如右图所示,自行车的小齿轮A、大齿轮B、后轮C是相互关联的三个转动部分,且半径RB=4RA、RC=8RA,如图所示.当自行车正常骑行时A、B、C三轮边缘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之比aA∶aB∶aC等于
A.1∶1∶8 B.4∶1∶4C.4∶1∶32 D.1∶2∶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拉第最先引入“场”的概念,并最早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现象 |
B.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装置 |
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应用了“微元法” |
D.电场强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