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地位于(40°N,120°E),乙地位于(20°N,20°W)。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时间比乙地早 B.甲地位于东十二区
C.乙地位于西二区 D.甲地在乙地的东南方

当乙地的区时为2013年2月28日20点时,则此时甲地的区时为 

A.2月28日11点 B.2月29日5点
C.3月1日5点 D.3月1日4点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下列小题。

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若该日甲、乙两地同时日出,则甲地该日()

A.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B.为冬至日
C.日落时区时为18时 D.昼夜等长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地面辐射
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持续增长。下图示意该地区25人/km2等人口密度线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对该地区人口分布的描述是()

A.东北多西南少 B.南多北少
C.西北多东南少 D.均匀分布

若A地人口密度高于周边地域,其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水源充足 B.地势高峻
C.资源开发 D.交通便利

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

A.6时 B.9时 C.12时 D.14时

该日()

A.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
B.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
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
D.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

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

A.1日17时30分 B.1日21时30分
C.2日1时30分 D.2日9时30分

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  )

A.冷锋过境时 B.暖锋过境时
C.低压控制下 D.高压控制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