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示意。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 |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09分 |
11小时25分 |
13小时56分 |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历史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就有九年荒。”现代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实行联产责任制,家家户户屯满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从自然角度看,“十年就有九年荒”中的 “荒”产生的原因及其出现时间是
| A.洪涝——6、7月 | B.洪涝——7、8月 |
| C.干旱——4、5月 | D.台风——7、8月 |
现今凤阳“家家户户屯满粮”得益于
| A.气候变暖 | B.红壤的改良 |
| C.大量施用化肥 | D.大力兴修水利 |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下列各题。
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 | B.台风 |
| C.洪涝 | D.寒潮 |
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7、8月 | B.甲——3、4、5月 |
| C.乙——5、6月 | D.乙——12、1、2月 |
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集中,多暴雨 | 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
| 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 D.气温高,蒸发量大 |
若不考虑岩性影响,在A、B、C、D四地修建公路,不易出现滑坡现象的是
读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 |
| 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 |
| C.乙地的海拔高度高于丙地 |
| D.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
目前,世界上共有四大沙尘暴多发区,它们分别是:北美、澳洲、亚州中部以及中东地区,以下关于四大沙尘暴多发区的共性原因的描述,不正确的一是
| A.过度灌溉 | B.气候干旱 |
| C.多大风天气 | D.土地利用不当 |
在森林中一旦遭遇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顺风逃离 |
| B.如果火势突然减弱,则可以放心休息 |
| C.选择低洼地或坑洞躲避 |
| D.伺机逆风突破林火包围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