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是我国某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结合图可以看出
A.该区年降水量自北向南依次递增 |
B.该区1月份气温自东北向西南递增 |
C.图中甲地的植被主要为草原 |
D.图中乙地年降水量大于400mm |
图中甲地的生态问题主要为
A.土地荒漠化 | B.森林破坏 | C.水土流失 | D.湿地萎缩 |
读“沿45°E经线各地某时刻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分布图”,回答1—2题。此时国际标准的时间是
A.12时 | B.9时 | C.8时 | D.5时 |
与图对应的太阳光照图正确的是(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下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分,完成1—3题。2009年7月22日,在我国长江流域能观察到日全食现象,该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P点位置时
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
B.太阳黑子数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
C.北半球昼短夜长且夜渐长 |
D.该日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
地球在公轨道上运动所用的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A.甲→乙 | B.乙→丙 | C.丙→丁 | D.丁→甲 |
根据甲、乙两幅图,回答:
如果甲图中X轴代表农作物商品率,Y轴代表农业人口密度,则乙图的农业地域类型与a、b、c、d相对应的是
A.a | B.b | C.c | D.d |
下图为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一2题。
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
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
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
2005年与l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
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
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
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
下图是“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变化图”。读图回答1一2题。关于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及其变
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37~1999年,泰国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 |
B.1961~1999年,德国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 |
C.1999年,两国均以第二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 |
D.1999年,两国均以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 |
1980~1999年,泰国产业人口数量变化最大的是
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