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中所示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黄色中国”、“绿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各色分区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①—“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 | B.②—“银色中国”—纬度位置所致 |
C.③—“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 D.④—“黄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体现的是自然景观的( )
A.形象美 | B.色彩美 | C.动态美 | D.朦胧美 |
旅游景区规划是对旅游规划的进一步落实与细化,下列景区规划步骤合理的是( )
A.对旅游六要素进行具体安排→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分析→对景区发展总体定位 |
B.对景区发展总体定位→对旅游六要素具体安排→对旅游开发条件总体评价 |
C.对景区发展总体定位→对旅游开发条件总体评价→对旅游六要素进行具体安排 |
D.对旅游开发条件总体评估分析→对景区发展总体定位→对旅游六要素具体安排 |
旅游资源特性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具备的是( )
A.可创造性、长存性 |
B.季节性、地域性 |
C.可变异性、可创造性 |
D.多样性、非凡性 |
下列有关旅游资源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旅游资源有地表类、水体类、生物类、气象和气候类、历史类、游乐类、体育类等,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吸引性 |
B.深圳附近原没有旅游资源,现在深圳有“锦绣中华”景观,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 |
C.埃及金字塔每年吸引大量游客,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 |
D.我国北方海滨浴场夏季游客比冬季多,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重复使用性 |
我国中、西部的一些贫困地区往往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这是因为( )
①当地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②旅游业具有关联带动作用,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③发展旅游业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
④发展旅游业不会破坏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