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1年12月22日,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进行太阳高度和当地经纬度观测。操作方法是:在操场上选择一点A处,垂直立起一根竹竿(竿长2米),画一个半径为2米的圆圈,将观测到的竿端点在地面所投影的变化记录在操场平地上。下图为“竿端投影变化图(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21.5°N,130°E) B.(40°N,110°E)
C.(21.5°N,110°E) D.(40°N,70°E)

这一天,该地同学观测日出、日落时,太阳分别位于观测者的

A.正东方,正西方 B.东北方,西北方
C.东南方,西南方 D.东北方,西南方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图中四省区中,临海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中四省区中,纬度最高、位置最偏东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中四省区中,少数民族最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了解地壳的平均厚度而绘出大陆面积和平均高度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图中序号表示另外四块大陆,排序正确的是

A.①澳大利亚 ②南美 ③北美 ④非洲
B.①南美 ②澳大利亚 ③非洲 ④北美
C.①澳大利亚 ②北美 ③南美 ④非洲
D.①北美 ②南美 ③澳大利亚 ④非洲

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A.大陆的面积与平均高度呈正相关
B.六块大陆构成全球六大板块
C.面积为25×106 km2的大陆平均高度约为500 m
D.南极大陆的高度是包括了冰层厚度的高度

下图所示为沿23°26′S的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①、②、③所代表的大洋分别是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图中地形西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东部为高原的陆地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图示区域穿越了全球六大板块中的

A.两大板块 B.三大板块
C.四大板块 D.五大板块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下列小题。

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下列著名风景名胜区属于喀斯特地形的是

A.峨眉天下秀
B.桂林“碧莲玉笋世界”
C.白头山天池湖水碧兰、白色群峰倒映风光
D.挺拔险峻、登之可“一览众山小”的泰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