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山区居民饮食中明显缺乏哪种元素会引起克山病,合成叶绿素和血红蛋白分子必需的离子分别是(
A.硼、钙、镁 | B.锌、镁、铁 |
C.典、镁、铁 | D.硒、镁、铁 |
以下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于体细胞中的突变以及三倍体西瓜的无籽性状都是可以遗传的 |
B.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均不会引起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 |
C.基因重组导致杂合体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
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均有可能发生 |
关于生物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
B.若某生物精原细胞含有n对等位基因,则其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种类为2n |
C.人工诱导多倍体方法很多,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 |
D.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异则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种类或排列顺序会发生改变 |
栽培番茄含有来自野生番茄的Mi-1抗虫基因,它使番茄产生对根结线虫(侵染番茄的根部)、长管蚜和烟粉虱三种害虫的抗性。下列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①Mi-1抗虫基因的产生是野生番茄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②长期种植含Mi-1基因的番茄,土壤中根结线虫的数量会越来越少
③能在含Mi-1基因的番茄植株上生长的长管蚜和烟粉虱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变化
④三种害虫与番茄之间的寄生关系促进了它们的协同进化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沟酸浆属植物中有两个亲缘关系很近的物种,一种开粉红花,被红色的蜂鸟传粉,另一种开黄花,被大黄蜂传粉。将两物种控制花色的一对基因互换,两物种的传粉者也会随之互换。由此无法推断出的是
A.花色是其传粉者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
B.传粉者在传粉时被捕食的概率较低 |
C.传粉者不同是两种植物间隔离的形式之一 |
D.两物种的性状差异一定不是少数基因决定的 |
某植物高秆(D)对矮秆(d)显性,抗锈病(T)对易感病(t)显性,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对DdTt和Ddtt杂交后代的预测中错误的是
A.由于等位基因分离,后代可出现矮秆类型
B.由于基因重组,后代可出现矮秆抗锈病类型
C.由于基因突变,后代可出现DDdTt类型
D.由于自然选择,后代的T基因频率可能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