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Sl、S2为两个振动情况完全一样的波源,两列波的波长都为,它们在介质中产生干涉现象,Sl、S2在空间共形成了5个振动加强的区域,如图中实线所示。P是振动加强区域中的一点,从图中可看出
A.P点到两波源的距离差等于1.5![]() |
B.S1的传播速度大于S2的传播速度 |
C.P点此时刻振动最强,过半个周期后,振动变为最弱 |
D.当一列波的波峰传到P点时,另一列波的波峰也一定传到P点 |
E.两波源之间的距离一定在2个波长到3个波长之间
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的公式,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k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 | |
B.若地球绕太阳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地,周期为T地;月球绕地球运转轨道的长半轴为 R月,周期为T月,则 ![]() |
|
C.T表示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 | D.T表示行星运动的公转周期 |
一宇宙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飞船原来的线速度是v1,周期是T1,假设在某时刻它向后喷气做加速运动后,进入新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的线速度是v2,周期是T2,则:
A.v1>v2,T1>T2 | B.v1>v2,T1<T2 |
C.v1<v2,T1>T2 | D.v1<v2,T1<T2 |
质量为的物体始终固定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斜面水平向右匀速运动距离为![]() |
B.若斜面竖直向上匀速运动距离为![]() |
C.若斜面水平向左以加速度![]() ![]() ![]() |
D.若斜面竖直向下以加速度![]() ![]() ![]() |
若已知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半径为r,公转的周期为T,万有引力恒量为G,则由此可求出()
A.某行星的质量 | B.太阳的质量 | C.某行星的密度 | D.太阳的密度 |
关于环绕地球运转的人造地球卫星,有如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长 |
B.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大,周期越短 |
C.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大,周期越长 |
D.轨道半径越小,速度越小,周期越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