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 光照下吸收(mg·h-1)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3.00 |
| 黑暗中释放CO2(mg·h-1)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下面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20℃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
C.每天光照12小时,2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每天光照12小时,30℃时积累的有机物是10℃时的2倍
下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制作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有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实验过程中,刻度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会向右移动。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液滴右移的距离(单位:cm)。请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开始前应对葡萄糖溶液作煮沸处理,以除去氧气和灭菌 |
| B.表中数据可以表示酵母菌无氧呼吸所产生的CO2的量 |
| C.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强度越来越大 |
| D.35℃最有利于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随着实验的进行,液滴右移的速率越来越大 |
如下图所示表示植物生理作用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B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处于A点时植物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 |
| B.光照强度为a时,不同温度情况下CO2吸收量不同,其原因是不同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不同,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不同。 |
| C.乙图中曲线CD段说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CO2浓度的升高,光合作用逐渐加强,Ⅱ曲线所代表的植物体内固定CO2的物质是C3。 |
| D.要提高农作物产量,除注意提供上述环境因素外,还必须保证无机盐和水的供应。 |
下列现象中,属于种内斗争的是()
| A.许多蚂蚁拖一只死苍蝇。 |
| B.赤眼蜂产卵于二化螟卵内。 |
| C.蝌蚪有自毒现象减少其数量。 |
| D.大黄鱼吃小黄鱼。 |
下列生物学知识的相关叙述,正确的组合有
①一片森林组合的所有的乔木构成了乔木群落②叶肉细胞经过植物组织培养形成的愈伤组织,其代谢方式是异氧需氧型③由于细菌繁殖速度快,基因工程组合常把细菌作为运载体④控制紫茉莉花冠形状和花斑叶遗传的遗传物质,分别是核中的DNA和细胞质中的RNA⑤但后者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⑥固氮微生物通过质粒上的固氮基因控制合成固氮酶从而控制固氮形状
| A.①②③ | B.②⑤⑥ | C.④⑤⑥ | D.②③⑤ |
菟丝子叶片退化,茎黄色或黄褐色,常生长于龙眼、柑橘等果树的树冠层。下列有关菟丝子和果树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影响果树的光合作用;②吸收果树的水分和养分;③竞争土壤水分和营养;④共同生活,互惠互利
| A. | ①③ | B. | ②④ | C. | ③④ | D. | 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