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mg·h-1)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3.00 |
黑暗中释放CO2(mg·h-1)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下面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20℃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
C.每天光照12小时,2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每天光照12小时,30℃时积累的有机物是10℃时的2倍
所有的原核细胞都具有
A.核糖体和线粒体 | B.细胞膜和叶绿体 |
C.内质网和中心体 | D.细胞膜和核糖体 |
人体生化反应过程中,有碱基互补配对关系的是
①DNA复制②转录③逆转录④RNA复制⑤翻译
⑥转运RNA携带氨基酸⑦信使RNA进入细胞质
A.①②③⑤⑦ | B.①②③④⑤ | C.①②![]() |
D.②③④⑤⑥ |
下图为植物在夏季晴天的一昼夜内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对此正确的判断是
①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bg
②植物在a和h时刻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③影响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只有光照强度
④ce段与fg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相同
⑤若c、f时刻的光合速率相等,则植物呼吸速率为c时刻大于f时刻
⑥ce段光合速率的变化可能与有些气孔的关闭有关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⑤ | D.②⑥ |
已知某闭花授粉植物(2n=28)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在♀DD×♂dd杂交中,若D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及在这种情况下杂交后代的株高表现型分别为
A. 13或15高茎或矮茎 B. 14高茎或矮茎
C. 13或15高茎 D. 14高茎
下图表示大豆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叙述是
A.④过程中①的干重不断增加 |
B.④过程初期需要添加必需矿质元素 |
C.①到幼苗过程细胞中核DNA的种类不变,RNA不同 |
D.若③中细胞的基因型为EeFf,则②中细胞的基因型为EeeFf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