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有反应2A(g)+2B(g)C(g)+3D(g),现从两条途径分别建立平衡。途径Ⅰ:A、B的起始浓度均为2mol/L;途径Ⅱ:C、D的起始浓度分别为2 mol/L和6mol/L。则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B.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的百分组成相同
C.达平衡时,途径Ⅰ的反应速率v(A)小于途径Ⅱ的反应速率v(A)
D.达平衡时,途径Ⅰ所得混合气的密度为途径Ⅱ所得混合气密度的1/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与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相同 |
B.并不是所有的铵盐都能与烧碱共热生成氨气 |
C.除去NO中混有的少量NO2,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水的洗气瓶,再用排空气法收集NO |
D.CO2、NO2、P2O5均与水反应生成酸为酸性氧化物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00 ℃、101 kPa条件下,1mol液态水气化时需要吸收40.69 kJ的热量,则H2O(g)![]() |
B.已知CH4 (g)+2O2(g)=CO2(g)+2H2O(l);△H=-802.33kJ/mol,则CH4的燃烧热为802.33 kJ |
C.H2(g)+Br2(g)=2HBr(g)△H=-72kJ·mol-1其它相关数据如下表:![]() 则表中a为230 |
D.已知S (g)+O2(g)=SO2(s);△H1,S (g)+O2(g)=SO2(g);△H2,则△H2<△H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小,正极质量增加 |
B.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
C.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
D.相同条件下,溶液中Cu2+、Fe3+、Zn2+的氧化性依次增强 |
在温度相同、容积均为2L的3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N2(g)+3H2(g)=2NH3(g) △H=−92. 4kJ·mol-1)
容器 |
甲 |
乙 |
丙 |
反应物投入量 |
1mol N2、3mol H2 |
2mol N2、6mol H2 |
2mol NH3 |
NH3的浓度( mol·L-1) |
c1 |
c2 |
c3 |
反应的能量变化 |
放出Q1kJ |
放出Q2kJ |
吸收Q3kJ |
体系压强(Pa) |
p1 |
p2 |
p3 |
反应物转化率 |
α1 |
α2 |
α3 |
A.2p1=2p3<p2B.达到平衡时丙容器中NH3的体积分数最大
C.α2+α3<1D.Q3+92.4 c1=92.4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 |
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
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
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