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装置(如图所示)中,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溶液时,则灯泡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的是
A.盐酸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 |
B.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C.石灰乳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
D.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
B.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不属于胶体 |
C.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大量食品添加剂 |
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与肺癌等疾病的发生不相关 |
将agFe和Cu的混合粉末加入到100mL4mol/L的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假设还原产物只有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反应后有Cu剩余,则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一定是Cu2+ |
B.若反应后的溶液中有Cu2+,则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一定是Fe2+、Fe3+ |
C.若加入的Fe和Cu的质量比为7∶8,则使HNO3完全反应的金属粉末质量最小为7.2g |
D.若两者恰好反应,则加入金属粉末质量8.4g<a<9.6g |
控制适当的条件,将反应Fe3++Ag=Fe2++Ag+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盐桥装有琼脂-硝酸钾溶液;灵敏电流计的0刻度居中,左右均有刻度)。已知接通后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外电路中,电子从石墨电极流向银电极 |
B.盐桥中的K+移向乙烧杯 |
C.一段时间后,电流计指针反向偏转,越过0刻度,向左边偏转 |
D.电流计指针居中后,往甲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电流计指针将向左偏转 |
对于反应CO(g)+H2O(g)CO2(g)+H2(g) △<0,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A.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H也随之改变 |
B.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
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
D.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CCl4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 |
B.7.8g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1NA |
C.足量的铜与含有0.2molH2SO4的浓溶液共热可生成SO2为0.1NA |
D.标准状况下,2.24LCl2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