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不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是
A.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 |
B.造成耕地的土层变薄,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 |
C.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
D.黄土土质疏松,孔隙很多,易受到流水的侵蚀 |
黄土高原的治理需要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针对图中陡坡地貌,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A.平整土地,建立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
B.封坡育林育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
C.修建水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
D.改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 |
材料一 我国粮食生产规划中将商品粮基地分为四类:南方高产区、黄淮海平原区、东北低产区、西北干旱区。
材料二 我国四地农业生产情况表。
基地类型 |
① |
② |
③ |
④ |
农业人口(%) |
19.91 |
4.7 |
28.5 |
46.89 |
耕地面积(%) |
40.17 |
6.82 |
23.43 |
29.58 |
粮食商品率(%) |
35.2 |
27.2 |
19.6 |
29.0 |
有关①②③④四个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代表黄淮海平原区 | B.②代表东北低产区 |
C.③代表西北干旱区 | D.④代表南方高产区 |
受土壤盐碱化影响和沙尘天气影响最明显的分别是 ( )
A.①④ | B.④③ |
C.③② | D.①② |
读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回答下列小题。
1980年 |
2010年 |
|
耕地 |
55% |
40% |
林地 |
20% |
44% |
草地 |
5% |
7% |
荒地 |
15% |
2% |
其他 |
5% |
7% |
1980年与2010年相比,有关河流R处以下河段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
A.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 B.河流的含沙量大 |
C.河流的汛期长 | D.河流中钙物质的含量小 |
该流域的治理中,对R和T之间的河段的主要治理措施有 ( )
A.东侧坡修建梯田,西侧坡植树种草 |
B.西侧坡修建梯田,东侧坡植树种草 |
C.两侧坡都大量植树种草 |
D.两侧坡都大量修建梯田 |
晋陕蒙接壤地区分布着我国和世界上罕见的特大煤田,被称为“黑三角”或“乌金三角”,包括内蒙古的准格尔、鄂尔多斯、陕西的神木、府谷、山西的朔州等地。目前已成为我国优质动力煤生产和出口基地。据此回答下列小题。下列属于“乌金三角”能源基地建设的优势条件的是 ( )
①煤炭储量丰富 ②煤炭质量高,开采条件好 ③水资源充足
④邻近广阔的能源消费市场 ⑤水陆交通便利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④⑤ | D.②③⑤ |
下列做法与“乌金三角”地区能源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相违背的是 ( )
A.努力扩大煤炭的开采量和外运量,提高经济效益 |
B.调整产业结构,延长煤炭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
C.发展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
D.积极进行生态环境整治,控制“三废”污染 |
图为世界各大陆荒漠构成状况,其中①为亚欧大陆,②为非洲大陆,③为澳大利亚大陆,④为南美大陆,⑤为北美大陆。读图回答下列小题。④大陆上分布的世界最大的森林类型及作用是 ( )
A.亚热带常绿林涵养水源 |
B.亚寒带针叶林保持水土 |
C.热带雨林调节全球碳氧平衡 |
D.温带落叶阔叶林防风固沙 |
各大陆中,比重最高的荒漠主要是由于海陆位置形成的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我国冬小麦区农民通常在收获后,以焚烧的方式处理小麦秸秆。读2012年我国冬小麦收获期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为监控焚烧作物秸秆着火点的分布,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GPS | B.RS |
C.GIS | D.GPRS |
2012年6月11日,焚烧作物秸秆的着火点较多的省份可能是 ( )
A.闽 | B.赣 |
C.吉 | D.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