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乙常含有化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对图中各代号的说明正确的是

A.甲是岩浆 B.丙是岩浆岩
C.③是变质作用 D.④是外力作用

下列对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举例,恰当的是

A.甲——花岗岩 B.乙——石英岩
C.丙——石灰岩 D.丁——玄武岩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有关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部地带第一产业比重最大
B.东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最小
C.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比重越小
D.产业结构能反映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地关系的变化是()

A.不协调---协调---不协调 B.不协调---协调
C.协调---不协调---协调 D.协调---不协调

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方民居墙体厚 B.北方民居屋顶坡度大
C.北方民居房檐宽 D.同高度楼房,北方南北楼间距比南方大

关于区域的内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限 B.区域是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
C.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气候变化引起冰川上积累量和消触量的变更,导致冰川物质平衡盈亏、冰面高度和运动速度等变化,最终导致冰川面积增减和末端位置进退。冰川平衡线高度足冰川上年物质积累与年物质损耗相等位兰处的海拔高度。图为天山乌鲁木齐河涯1号冰川变化图。完成各题。

1964一1965年到1980一1981年,冰川平衡线

A.高度上升 B.延伸方向与等高线延伸方向一致
C.高度下降 D.变化方向与等高线数值增加方向相反

影响冰川平衡线高度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海拔高度 D.地表形态

若某季节冰川平衡线降低,则

A.当地可能为春季 B.冰川消融较多,末端后退或冰崖变缓
C.当地可能为夏季 D.冰川积累区面积扩大,物质积累为正值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