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中段主体为太白山,海拔3767米。读下图“秦岭垂直带谱示意图”,回答小题。导致秦岭出现垂直地域分异的主要原因是
A.水分 | B.热量 | C.坡向 | D.水热组合 |
下列有关秦岭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 |
B.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 |
C.太白山山顶和同纬度海平面的温差大约为15℃ |
D.南坡山麓适合种植苹果,北坡山麓适合种植柑橘 |
非洲的刚果盆地是地球上热带雨林的三大分布区之一,目前该地雨林遭受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研究人员开展的研究显示:到2050年,森林砍伐可能导致刚果盆地气温上升0.7℃,将使温室气体造成的变暖加剧50%。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刚果河流域雨林大面积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
A.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 | B.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 |
C.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 | 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 |
近年来,对该区域的热带雨林进行大规模开发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③地下水位上升
④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泥沙含量大 ⑤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加剧
A.①②③ | B.②④⑤ | C.①②④ | D.①③⑤ |
地处刚果盆地的国家为保护这一片原始森林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①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③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④为摆脱贫困,只砍伐名贵木材
⑤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禁砍伐树木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③ |
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回答下列问题。 要对我国荒漠化土地发展状况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 B.全球定位系统 |
C.遥感系统 | D.人工科学考察 |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是( )
①在农区改善耕作与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②在牧区增加水井数量,保障牧草有充足水源
③在缺水的流沙地区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①③ |
某市泥石流易发生在下列三项条件都同时具备的地方:(1)河道;(2)陡坡;(3)大量松散土石分布。该市的地理信息经数字化后,处理分析得出表4,如左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图中,符合该市河流流向的选项是( )
A.a | B.b | C.c | D.d |
该市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是( )
A.甲、庚 | B.丙、庚 | C.戊、辛 | D.乙、丁 |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据此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各项,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是 ( )
A.都位于入海口处 | B.都位于我国季风区 |
C.土壤都比较肥沃 | D.都是平原地区 |
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 |
B.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
C.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
D.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 “粮仓”的地位已超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 |
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
B.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 |
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
D.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
区域是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千姿百态,人类活动也是千差万别。同一个区域内部,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随着其他条件的影响而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划分区域的意义是( )
①更方便了解区域特点、差异②有助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发展规划
③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④了解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对区域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 |
B.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的区域 |
C.区域的边界是十分明确的 |
D.一个区域内部特征是绝对一致的 |
区域内部与区域之间的特征分别为()
A.地带、非地带 | B.差异、整体 |
C.相对一致、差异 | D.绝对一致、相对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