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旺盛的积雨云中。下图是我国南、北方多年平均雷电日数的月份分配。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我国南、北方雷电日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简述雷电灾害的预防措施。
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理论上粮食最高产量P=0.075QTWS,其中 Q:太阳辐射收入[105焦耳/(厘米2·年),T:温度有效系数=无霜期/365,W:水分有效系数=降水量/蒸发量(若大于1时取值为1),S:土壤有效系数。
地区 |
Q(105) |
T |
W |
S |
江汉平原 |
4.9 |
0.6 |
1.2 |
0.8 |
东北平原南部 |
5.0 |
0.4 |
0.9 |
0. 8 |
河西走廊 |
6.5 |
0.4 |
0.1 |
0.7 |
青藏地区 |
8.5 |
0.38 |
0.5 |
0.6 |
材料二 :“中国沿海耕地、水资源对比图”(图a)、
“中国沿海地区水土协调度面积图”(图b)。
注:水土协调度=(本区水资源量/全区水资源量)/(本区耕地规模/全区耕地规模)
(1)读材料一可知:理论上每公顷粮食年产量最高的地区是;最低的地区是,该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在青藏地区发展粮食生产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2)分析图a,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3分)
(3)图b中,东部沿海省市区中,上海市以南地区水土协调度较(高、低),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4)面对国际粮价不断上涨,请对我国应如何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建议。
下图是“某城市规划简图”及近年该城市统计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则①、②、③、④请所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2)a、b、c、d四个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原因是。
(3)该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你认为最合适的选址应位于处,原因是。
(4)根据该城市近期统计的人口年龄构成金字塔图,分析该城市发展的人口优势,并预测30年后该城市面临的人口问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生态安全与人类未来生存安全密切相关。陕西省处于我国东南湿润区与西北干旱区的过渡地带,生态比较脆弱。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陕西省简图”和“陕西省1978年以来三次产业构成变化图”。
材料二图3为“陕西省1978一2006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或赤字/生态压力指数变化趋势”图。(生态足迹是指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容纳废弃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生态承载力是指一定条件下生态系统为人类活动和生物生存所能持续提供的最大生态服务能力,特别是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容能力;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之差就是生态盈余或赤字,二者之商就是生态压力指数。生态压力指数通常用来表示生态安全程度。)
(1)据图1描述陕西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图中A点的年降水量可能为()
A.345mm | B.455mm | C.550mm | D.610mm |
(2)读图2分析陕西省自1978年以来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3)据材料二分析,与生态承载力的变化相比,生态足迹的发展变化特点是。陕西生态赤字的变化趋势是,这说明。
【环境保护】
PM2.5是指大气中的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生活、生产、汽车等排放的残留物,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大城市多年平均PM2.5的季节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城市PM2.5季均值季节分布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
(2)降低PM2.5.浓度的主要措施有、
等。
(3)实施环境管理,可以更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其中,征收排污费制度是环境管理的手段,和也是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城乡规划】
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城市位置和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l)该城市的布局形式是。中心医院的主要区位条件
是。
(2)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应将石化、化肥等重污染工厂搬迁到 A 、B、C、D 区域中的区。在 C 区,街道多呈东西—西北走向,其最有可能考虑的因素是。
①节约用地后投资费用②合理布局城市主干道,方便出行
③平行于夏季风主导风向④适应当地地形地势
(3)分析该市发展石化工业的区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