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局部地区土壤再分配速率(吨/公顷·年)等值线图,土壤再分配速率正值表示沉积,负值表示侵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②、③、④四条虚线所在位置冲沟(流水侵蚀形成)最发育的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沿MN线所作的地形剖面最有可能是上右图中的( )
| A.Ⅰ | B.Ⅱ | C.Ⅲ | D.Ⅳ |
古登堡界面是
| A.地壳和地幔的界线 |
| B.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
| C.岩石圈和地幔的界线 |
| D.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 |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 A.对火山喷发物的研究 |
| 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 |
| C.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 |
| D.ABC都可以 |
该图所示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问题。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 A.甲→乙 | B.乙→丙 | C.丙→丁 | D.丁→甲 |
2011年2月3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A.甲点 | B.乙点 | C.丙点 | D.丁点 |
答案:C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09分 |
11小时25分 |
13小时56分 |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答案:D
答案:B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的公转②地球的自转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该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时间长度T为
| A.1太阳日 | B.1恒星日 | C.1回归年 | D.1恒星年 |
答案:C
2727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10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3月14日上午闭幕。大会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
| A.①点附近 | B.②点附近 | C.③点附近 | D.④点附近 |
答案:A
28大会期间,绵阳昼夜情况
| A.昼越来越长 | B.夜越来越长 |
| C.昼夜平分 | D.昼长大于夜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