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清朝李静山这首《节令门·端阳》说明
①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②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A.①②③ | B.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 |
“今年过年你抢红包了吗?”羊年春节,亲朋相聚,大家都会问上这么一句。春节抢红包为拉近亲情增添新的沟通方式,却在不知不觉之中,有人微信摇到手抽筋,抱着手机抢得不亦乐乎,把满怀期待的父母晾在一边。这说明
A.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
B.普遍联系是事物存在的条件 |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D.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 |
春节拜年经历了登门拜访贺卡拜年一电话拜年一短信拜年一微信拜年的过程,这体现了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
B.认识总是反映实践的变化 |
C.事物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 |
D.矛盾双方的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
古人认为,羊是膳食的美味,所以羊大为“美”;“美”与“善”同义,故金文的“善”字从羊从二言,表示众口夸赞的意思,因此羊言为“善”;羊的性情温和驯顺,因此“善”又有善良、慈善之义……由此可见
A.汉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 B.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
C.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 D.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
右图的发型叫做“坠马髻”,是盛唐时期所流行的,因其式样如同骑马发髻坠落而得名。某博物院推出的“坠马髻颈枕”(下图)就是根据“坠马髻”设计的,这种纪念品一开始销售就引发了许多人探究的兴趣。这表明,要吸引人们接近博物院中那些原本被动等待参观的展品,可以
A.保留习俗,复制那些“压箱底儿”的物品 |
B.继承传统,展陈艺术水平高的藏品 |
C.推陈出新,推出馆藏文物的衍生品 |
D.因时而变,穿戴融人时尚元素的服饰 |
某社区举行了居民政治参与的交流活动:甲作为选民参加了一次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活动;乙找过区人大代表反映菜市场环境问题;丙对居委会工作提出过批评建议;丁参加了市政府改造“人民公园”听证会。据此我们可以判断
A.甲选举的是省人大代表 | B.乙积极参与基层民主管理 |
C.丙直接行使了民主权利 | D.丁参与对政府的民主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