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丽江的纳西古乐源于汉族的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相传为宋乐。整个乐曲分为“神州”和“华通”两个大调,并根据不同内容分为“清河老人”、“小白梅”、“水龙吟”等五十多个小调。由于这套乐曲长期在纳西族地区广泛演奏,在流传中逐步融合了纳西族的格调。由此可见,纳西古乐
①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丽江地理环境决定的
②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丽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具有悠久的历史,是纳西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一位美国游客看到财神赵公明一手举钢鞭、一手托金元宝的塑像,感叹道:“抢夺资源还受到如此尊重,这种思维与美利坚没有什么区别。”这表明
①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基本相同②部分美国人对中国文化存在误读
③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④文化背景差异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下列属于文化传播的途径的是:
①客家先民从中原迁到岭南 ②奥运火炬传递
③当今世界频繁的经济贸易往来④大众传媒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宇宙是无限的,它无始无终,无边无际;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相对于浩瀚的宇宙而言,它只是万顷波涛中的一滴水珠,然而一代一代的生命延续,传递着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这启示我们
①人类的认识是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
②人类的认识是连续性与中断性的统一
③世界上只有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④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在无限反复中回归认识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下列现象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①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④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生活方式”、“低碳城市”等新概念应运而生。这说明
①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②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③哲学与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