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指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排放的、直径≤2.5微米、在空气中漂浮的、危害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残留颗粒物)监测指标。这一标准的落实,将在促进国民健康、改善环境的同时,给相关产业带来减排压力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力,这一认识表明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地认识环境问题的基础 |
B.发挥创造性思维是解决空气质量问题的重要因素 |
C.尊重客观规律是解决好空气质量问题的前提条件 |
D.矛盾分析法是认识和解决好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 |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中存在着与传统制造业类似的现象——由于缺乏自主品牌,能做贴牌加工,或仅仅出口文化“零件”和“素材”。从哲学上看,要提高文化产品竞争力必须 ( )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B.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
C.坚决抵制外来文化的入侵 | D.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
通过在物体上植入各种微型感应芯片使其智能化,然后借助无线网络,实现人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交流”,这就是物联网。物联网展示了生活中任何物品都可以变得“有感觉、有思想”这样一幅智能图景。物联网的出现说明 (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2010年,中国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 ②坚持普遍联系和发展观点看问题
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9世纪中叶,遗传学家孟德尔就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推断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他提出的这一学说,没有得到当时人们的认同和肯定,埋没了34年后,才被科学家“重新发现”。到今天,由孟德尔奠基的一代 遗传学迅速经历了从细胞遗传学到分子遗传学再到基因工程的一次又一次转变。这表明( )
A.科学发展的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 B.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
C.认识具有重复性和无限性 | D.人们认识的差异直接决定着科学技术 的发展 |
“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这一论断是在强调 (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 D.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