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4ml 0.01mol/L KMnO4酸性溶液,然后向一只试管中加入0.1mol/L H2C2O4溶液2ml,向另一只试管中加入0.1mol/L H2C2O4溶液4ml,记录褪色时间。 |
可以证明H2C2O4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
B |
向1ml 0.2mol/L 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mol/L 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mol/L 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
可以证明在相同温度下,溶解度Mg(OH)2>Fe(OH)3 |
C |
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与Na2CO3溶液的pH,后者较大。 |
证明了非金属性S>C |
D |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溶液红色会变浅。 |
可以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
研究发现,奥司他韦可以有效治疗H1N1 流感,奥司他韦分子式为C16H28N2O4·H3PO4,分子结构如图。下列有关奥司他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极性键,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有丁达尔效应 |
B.分子中含有酯基、氨基、苯环等官能团 |
C.1mol 该物质最多能与3molNaOH反应 |
D.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
已知A、B为单质,C为化合物。
能实现上述转化关系的是
①若C溶于水后得到强碱溶液,则A可能是Na
②若C的溶液遇Na2CO3,放出CO2气体,则A可能是H2
③若C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则B可能为Fe
④若C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B可能为Cu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金属钠与水反应:Na+ 2H2O = Na++ 2OH-+ H2↑ |
B.Ag2S沉淀电离方程式:Ag2S = 2Ag+ + S2- |
C.Fe3O4与稀硝酸溶液反应: Fe3O4 +8H+ =2Fe3++ Fe2+ +4H2O |
D.NaHCO3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混合:2HCO3-+Ba2++2OH- = BaCO3↓+2H2O+CO32- |
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环丙烷是饱和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B.乙醇可直接被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化 |
C.氧元素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 |
D.金属Mg只能用电解法制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