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可逆反应A(g)+3B(g)2C(g)  ΔH=-QkJ/mol。有甲、乙两个容积相同且不变的密闭容器,向甲容器中加入1 mol A和3 mol B,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1kJ;在相同的条件下,向乙容器中加入2 mol C达到平衡后吸收热量为Q2 kJ;已知Q1=3Q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中A的转化率为75%            B.Q1+Q2=Q
C.达到平衡后,再向乙中加入0.25 mol A、0.75 mol B、1.5 mol C,平衡向正向移动
D.乙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g) A(g)+3B(g) ΔH=+Q2 kJ/mol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醋酸钡溶液和硫酸反应:
B.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
C.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的硫化氢气体:
D.电解饱和氯化铝溶液: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与对应解释或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发生的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将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高锰酸钾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
不能说明有乙烯产生
B.
将一定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加入由稀H2SO4和稀HNO3组成的混合溶液中
充分反应后,有金属粉末剩余
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则金属粉末的质量一定不会减少
C.
将一段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放入盛有热水的试管中
镁条表面立即有大量气泡和白色沉淀生成
镁和水反应生成了H2和Mg(OH)2
D.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滴加稀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
则原溶液中含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期使用阿司匹林会出现水杨酸中毒表现,应立即停药,静脉注射碳酸氢钠溶液
B.高温条件下可杀死H7N9型禽流感病毒,属于蛋白质的变性
C.红宝石、水晶、钻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D.石油裂解、煤的气化、海水制镁都包含化学变化

关于下列各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已知CO的燃烧热为283 kJ/mol,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则图甲表示CO和H2O(g)生成CO2和H2的能量变化
B.某温度下,pH=11的NH3·H2O和pH=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不考虑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NH、NH3·H2O与NH3三种微粒的平衡浓度之和为0.05 mol·L-1
C.在常温下,X2(g)和H2反应生成HX的平衡常数如表所示,仅依据K的变化,就可以说明在相同条件下,平衡时X2(从F2到I2)的转化率逐渐降低,且X2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
D.图乙中曲线表示常温下向弱酸HA的稀溶液中加水稀释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已知NaHSO3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HSO3- + H2O H2SO3 + OH-
HSO3- H+ + SO32-
向0.1mol·L-1的NaHSO3溶液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金属Na,平衡①左移,平衡②右移,溶液中c(HSO3-)增大
B.加入少量Na2SO3固体,则c(H+) + c(Na+) = c(HSO3-) + c(OH-) +1/2c(SO32-)
C.加入氨水至中性,则2c(Na+) = c(SO32-)>c(H+) = c(OH-)
D.加入少量NaOH溶液,c(SO32-)/ c(HSO3-) 、c(OH-)/ c(H+)的值均增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