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表明,1851年至1871年的英国女性在商业、公共管理、医药和教育领域受雇用的人数从95,000人增加到138,400人,增长率达44.9%。1851年至1911年女性职员从2,000人增加到166,000人,占职员的比例从2%增加到20%。这种变化最能说明
| A.对外殖民扩张,男性远离故乡 |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
| C.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 D.工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改变 |
伏尔泰在《以英国人的口吻》中写道:“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这反映的政治体制是( )
| A.君主专制 | B.民主共和制 |
| C.君主立宪制 | D.总统共和制 |
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魁奈十分推崇中国文化。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的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人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这足以证明( )
| A.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 |
| B.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评价表达了欧洲人的共同看法 |
| C.儒学和欧洲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同 |
| D.中国文化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产生过影响 |
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方震说,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指的是( )
| A.智者运动 文艺复兴 | B.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
| C.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 D.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
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革命。……在它的光辉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这场革命指的是( )
| A.新航路的开辟 | B.文艺复兴运动 | C.宗教改革运动 | D.启蒙运动 |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包含着向近代社会演变的因素有:()
①男女平等 ②唯物主义③工商皆本④实行众治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