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里的“革命因素”是指
| A.“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 B.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 |
|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建立 | D.贸易中心的转移和货币地租的兴起 |
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人”逐渐成为古希腊哲学家研究的中心,其主要原因是()
| A.失去了研究、探讨自然界的兴趣 |
| B.民主制度的发展,使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逐渐提高 |
| C.他们认为对自然界的研究对人类社会发展无益 |
| D.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界关系密切,研究人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自然界 |
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
| 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
| B.否定了君主制度 |
| 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
| 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 |
明清时期,“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受到了挑战,“工商皆本”的学说被广泛地提出。出现上述思想转变的根源是()
| A.土地兼并严重 | B.对外贸易发达 |
| C.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 D.社会性质的变化 |
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 A.本质是善 | B.本质为恶 | C.非善非恶 | D.本善习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