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者林直道在《现代日本经济》中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特点,不是每个企业经济活动的简单累加,而是政府亲自定调,采取一切手段协调经济高积累。”这段材料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是
A.混合市场经济 | B.统制经济体制 |
C.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 D.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 |
毛泽东在《战争与战略问题》中提到:“(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为此,毛泽东提出了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 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C.两类矛盾学说 | D.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
“一段被遗忘的历史,一个必须面对的真相”是电影《一九四二》的宣传语,电影临近结尾处,有一句台词:“日本人真是太恶毒了,他们居然给灾民发粮食。”表现的是侵华日军的指挥官之一冈村宁次乘飞机视察灾区,提出要用军粮赈灾,其目的是收买人心,为其所用。有网友指出冈村宁次回忆录当中,并未查到相关的记录。同时,侵华日军相关政策的执行者日伪政府,也没有相关的记录。一时议论纷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影像资料多数经艺术加工,不定为信 |
B.影像资料不同于影像史料,真伪并存 |
C.回忆录是当事人亲身经历,客观真实 |
D.政府记录也厲于文献史料,准确全面 |
史学家胡绳认为,中国近代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从时间上能够衔接起来的三个环节是:1840—1864年;1864—1901年;1901—1919年。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应该是
A.实业救国 | B.维新变法 | C.救亡图存 | D.追求民主 |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虽然己经给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打上某些烙 印,但建立在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顽强结合基础上的“超稳定”的封建制度,尚未进入全面瓦解的阶段。明清文化正由这种社会格局所决定。下列对明清文化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①理学占据文化宗主地位
②早期启蒙思想兴起
③戏曲艺术开始进入成熟阶段
④领先世界的传统科技开始衰落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东方网曾载文评价明清之际一位思想家说:历史证明,维新派的“兴民权”,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无不受到口口□思想的影响。即使在当代中国,口□口的思想对天下观与法治观、社会公仆观、权力制约观等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文中口口口中的内容应该是
A.李贽 | B.黄宗篯 | C.顾炎武 | D.王夫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