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材料全面揭示了“斯大林模式”
A.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 B.致力于工业化的同时忽视改善民生 |
C.有利于苏联工业化迅速展开 | 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
下图被报道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时期?()
A.过渡时期(1949-1956) |
B.十年建设时期(1956-1966) |
C.文革期间 |
D.改革开放期间 |
下图为刘少奇代表中央委员会在中共八大上作政治报告,在下列内容中,符合其报告背景的是()
A.三大改造即将完成 |
B.我国无产![]() |
C.大跃进运动已展开 |
D.中国已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
“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治者多无事投票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这种情况最早出现在
A.鸦片战争后 |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 |
C.《马关条约》签订后 | D.一战结束后 |
读下图,我国北宋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有()
A.洛阳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
B.“草市”和集镇开始出现 |
C.“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
D.开始设立专门管理“市”的机构 |
下图是中国古代的治铁场面示意图,图中冶铁的供风形式当是()
A.自然通风 |
B.人力皮囊鼓风 |
C.畜力鼓风 |
D.水力鼓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