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大都是属于地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体现了空想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 B.土地问题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
| C.主张用革命手段剥夺地主土地 | D.体现了“耕者有其田”思想 |
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国的记者发回电文说:“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军事会下令,凡政府命令非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现城内各机关尽归革命党掌握,民间尚无骚扰情事。”据此判断当时的情境是()
| A.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已经夺取政权 |
| B.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宣告正式成立 |
| C.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仍然把持政权 |
| D.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对俄国革命持中立态度 |
傅立叶认为:现实的工业文明或工业制度是新成立的奴隶制,是对人类的危害以及人类的耻辱。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个看法
| A.是正确的,揭示了工业资本主义的罪恶 |
| B.是错误的,抹杀了工业文明成果 |
| C.是片面的,没能全面认识资本主义制度 |
| D.是激进的,用暴力推翻资本主义 |
在人民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之际,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致信美国总统杜鲁门:“……中国悠久的文明和她的民主个人主义终于会再显身手,中国终于会摆脱外国的羁绊,对于中国目前和将来一切朝着这个目标的发展,理应得到我们的鼓励。”这段话表明
| A.美国转变了对中国的根本立场 |
| B.美国对中国革命的胜利感到无可奈何 |
| C.美国准备笼络新生政权 |
| D.美国要帮助蒋介石恢复其在大陆的统治 |
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B.“要和平,争民主” |
|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 D.“打倒列强,除军阀” |
某同学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声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中国共产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他不知道该材料的真伪。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应该是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共再次合作而作出了努力 |
| B.应该是真,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始终坚持三民主义 |
| C.应该是假,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的目标是反对日本侵略 |
| D.应该是假,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格格不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