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
A.经济走向全球化 | B.生产力的提升 |
C.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 |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
1882年,德国的人口调查中,还没有电力工业工人一栏,可是,1895年,电力工业工人就有25000人,到1906-1907年,则达107000人。这主要说明
A.德国人口调查渐趋细化和准确 | B.德国就业率不断提高 |
C.电力工业是德国日益重要的新兴产业 | D.世界各国进入了“电气时代” |
“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工厂不必建在水流湍急的地方”。这充分说明瓦特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
A.动力问题 | B.资金问题 | C.市场问题 | D.劳动力问题 |
右图是欧洲人绘制的一幅世界地图,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该图最早出现在哪一事件之后
A.地理大发现后 | B.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
C.丝绸之路畅通后 | 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
15世纪西欧出现了“寻金热”,其主要社会根源是
A.受《马可·波罗行纪》影响 |
B.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金银缺乏 |
C.统治者奢侈腐化,浪费了大量财富 |
D.金银大量外流造成货币枯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