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人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该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的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可;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
1895年开始,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张謇的企业从一个扩大到二十多个,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为主跨行业的资本企业集团。这主要得益于()
A.洋务企业的诱导 | B.群众怀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
C.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
下表反映了1844-1863年间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和吨位变化情况。
年份 |
船只数 |
吨数 |
||
广州 |
上海 |
广州 |
上海 |
|
1844 1849 1855 1863 |
306 331 867 |
44 133 437 3400 |
142099 142357 300500 |
8584 52547 157191 964309 |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鸦片战争后
A.近代外贸中心逐步转移 B.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
C.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 D.广州经济发展趋于停滞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洋务运动 | B.维新变法运动 | C.义和团运动 | D.新文化运动 |
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根据这一认识,可能会对15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些重大事件评价较高 ( )
①新航路开辟②早期殖民扩张③工业革命④第二次工业革命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全球通史》说:“最初,科学从矿山和工场那里得到的东西要比矿山和工场从科学那里得到的东西多得多。”“形势发生了变化,科学不再处于附庸的地位,它已开始改造旧工业,甚至创造全新的工业”。“形势发生变化”是在( )
A.18世纪晚期 | B.19世纪前期 | C.19世纪末期 | D.20世纪中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