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项“壮举”是指我国:
A.1950年开始的扫盲教育 |
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 |
C.1986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D.2001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革命纲领有原则区别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的
A.斗争目标不同 | B.斗争方式不同 |
C.阶级立场不同 | D.世界观不同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把革命火种播撒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 |
B.东北沦陷,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
C.“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秋收起义 |
B.井冈山会师 |
C.第五次反“围剿” |
D.长征 |
历史提供给中共具体实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机遇是 ( )
A.参与并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B.在华北事变后,发表《八一宣言》 |
C.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发表 |
D.领导抗日救亡的“一二·九”运动 |
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对其后中国革命的发展仍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表述与此结论不相符的是
A.直接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
B.宣传了共产党的革命纲领 |
C.扩大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 |
D.为革命的继续发展提供了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