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戴震(1724—1777年): “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该材料
①反映了理学对人性的压制
②批判了清政府实施残酷的刑罚
③客观上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要求
④所呈现的思想预示着中国文化即将向近代转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宋明理学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传统文化有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倾向,家国同构,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在这种文化影响下产生的选官制度是()

A.宗法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据《史记》记载,秦朝在地方“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监还可称为“监公”,或称为监御史、监郡御史、郡监等。监御史的地位可以和郡守、郡尉并称,其主要职责是“掌监郡”,即负责监察郡守等人的行政事务。秦朝的监御史()

A.和郡守、郡尉相互牵制
B.掌握地方的行政事务
C.充分体现了人民的监督权
D.由皇帝任命,直接向皇帝负责

有史家认为,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直接史料。据此判断,下列各项中作为研究中国古代早期纺织业状况的直接史料,最合适的是()

A.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
B.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C.《说文解字》中关于纺织业的字
D.《史记》中关于纺织业的记载

中国人很早就对“王”有了敬畏和崇高的认识,在殷商甲骨文中,曾多次出现 “王”字。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者,王也”。下列对甲骨文“王” 字的书写所反映的政治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殷王的统治至高无上 B.早期国家已经出现政治集权
C.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D.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下列选项与西周分封制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A.“周公……立七十一国”
B.山东素称“齐鲁大地”
C.“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D.“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