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资料统计,新航路开辟后,从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了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体系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日后能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直接原因是( )
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
B.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不适合工商业发展 |
C.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
据清代史料记载,台湾“百货借取于内地”;乾隆五十年浙江、嘉、湖三府歉收,“招商贩运闽省台湾仓谷,以资粜济”(“粜”指卖出粮食)对材料信息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两岸经济联系密切 |
B.台湾的日用品通常需要内地供应 |
C.两按经济贸易互补 |
D.杭、嘉、湖三府的粮食通常需要台湾供应 |
关于王位世袭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它取代禅让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
B.它是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之一 |
C.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
D.王位只能父子相传 |
秦朝的郡县制开辟了中国行政区划的先河,下列关于郡守县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地方的行政长官 |
B.由皇帝直接任免 |
C.可以在辖区铸造钱币 |
D.是皇帝加强对全国控制的工具 |
君主专制加强的重要表现一般体现在君权对相权的分割,以及君主建立有效的权力转移和分散机制上。下列有关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沿革的史实中不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A.汉武帝组建内外朝 |
B.隋唐三省的形成 |
C.元朝行省制度的实行 |
D.明清分别设置内阁和军机处 |
《秦律·法律答问》中规定“盗徙封”(私自移动田界)要判“耐”刑,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秦朝严格实行法治 |
B.《秦律》详细而完备 |
C.维护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 |
D.秦朝刑法残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