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12年5月,袁世凯下达通令说,“近来乃习尚奢华,贪多斗靡,……尚朴素者,多为人嗤”;接着 “劝告国民,继自今衣食、日用、完婚、丧祭诸费,必不可少者,极力从俭;其可少者,一概省之,务期多惜一分物力,即多延一分生命。”下列对该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普通民众的生活已经较为富裕      ②传统消费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
③西方生活方式对国人有一定的影响   ④政府对民众消费进行强力干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位史学家在评论古希腊城邦的成就说“不应看它没能做到什么,而应看它做到了什么。”从这一观点出发,你对雅典民主的认识应是(  )
①雅典民主重视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就
②雅典民主创造了法治基础上的议会制、选举制等民主形式为后世民主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③实现了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的设想,与同期其他文明的专制制度相比是巨大的进步
④雅典民主是公民政治,激发了公民的主人翁精神,但外邦人、奴隶等被排除在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麦迪逊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力就有了双重保障。”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联邦制原则指导的政府保障了人民的权力
B.人民主权原则是政府权力来源的理论基础
C.美国两种政府机构的运行均采用分权制度
D.三权分立原则可用于处理两种政府间关系

我国古代的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由此可以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  )

A.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该注意保护自己
B.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
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D.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

以下是1925年清华学校大学部招生考试的部分试题:“(1)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有何异同?(2)中国国会为何有两院?……(6)试详论独裁制与委员制利弊。……(8)试择要批评民国十二年公布之宪法。”下列相关推断正确的是()

A.命题者质疑实行两院制 B.清华学校关注考生公民素养
C.公众批评《临时约法》 D.北洋政府实行君主立宪制

《德意志帝国宪法》中规定:帝国皇帝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皇帝对外宣战或缔约一般要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材料表明(  )

A.皇帝并不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B.皇帝权力受到联邦议会限制
C.联邦议会权力高于帝国国会 D.帝国皇帝具有专制独裁权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