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
B.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l1. 2L |
C.25℃,l标准大气压下,64g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
D.在常温常压下,11. 2L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
在25°C时,向10mL0.0lmol·L-1NaCN溶液中逐滴加人0.0lmol·L-1的盐酸,滴定曲线如图1所示,CN—、HCN浓度所占分数(α)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b点时,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的关系:c(CN-)>c(Cl-)>c(HCN)>c<(OH-)>c(H+) |
B.d点溶液存在的关系:c(Na+)+c(H+)=c(HCN)+c(OH-)+2c(CN-) |
C.图2中的e点对应图1中的c点 |
D.在滴定过程中选用酚酞试剂比选用甲基橙试剂作指示剂误差更小 |
化学镀铜废液中含有一定量的CuSO4,任意排放会污染环境,利用电化学原理可对废液进行回收处理,装置如图,其中质子交换膜只允许H+通过。已知:①Cu2++ HCHO + 3OH-=Cu + HCOO-+ 2H2O;②还原性:HCHO > M(—种金属)> Cu。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之前,应将含OH-的HCHO溶液加人到装置的左侧 |
B.右侧发生的电极反应式:HCHO-2e-+H2O=HCOO-+3H+ |
C.若将质子交换膜换成阴离子交换膜,放电过程中,大量的OH-将向左侧迁移 |
D.放电一段时间后打开开关,移去质子交换膜,装置中可能会有红色固体、蓝色絮状物出现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 |
B.甲醇、乙醇、甘油互为同系物 |
C.等物质的量的乙炔、乙醛、![]() |
D.以乙烯为原料制备乙酸乙酯的合成路线可以为: |
短周期元素X、Y、Z、W、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Z、W、M同周期,其中X与Y能形成两种物质,且常温下均为液体。W的氧化物既能溶于强碱溶液,又能溶于X、M形成的水溶液。已知W与M形成的物质在178°C时升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Z、W、M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W>M |
B.M分别与Z、W所形成的物质的晶体类型相同 |
C.X2Y2易溶于X2Y中,是由于X2Y2与X2Y能形成分子间氢键 |
D.将Z2Y在空气中加热可得到Z2Y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粗盐提纯中,当加热到蒸发皿中有较多固体析出,残留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
B.当振荡分液漏斗中的混合溶液时,须用一只手压住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另一只手握住旋塞,将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
C.从加碘盐中获取碘单质的操作步骤为:溶解—萃取—分液—蒸馏 |
D.实验过程中若皮肤不慎沾上少量碱液,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用水冲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