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副对联“世上疮疾,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谰”称颂的是
A.屈原 | B.辛弃疾 | C.杜甫 | D.李白 |
官营手工业西周起直到明朝前期一直占据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它的主要特点是( )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②主要生产武器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
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④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推动由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铁农具的使用和以牛力耕田 |
B.垦田面积的扩大 |
C.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
D.粮食产量提高 |
有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的贫富分化
②经济区域化阻碍了全球化的实现
③经济全球化加强了西方的经济优势
④发展中国家必须全面实现西方化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空前突出,北美、亚太、西欧经济区域化的发展,形成三大区域组织。以下阐述合理的是()
①欧盟是目前最有成效、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区域性集团
②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
③亚太经合组织是本地区政府间最有影响的经济论坛
④三大区域组织相互依赖、相互斗争,各成员国仅限于经济合作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979年,欧洲共同体9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3 800亿美元,超过了美国的23 480亿美元,出口贸易额是美国的2倍以上。同时,在关贸总协定多边贸易谈判中,欧共体以统一的声音同其他缔约方谈判,不仅大大增强了自己的谈判实力,也敢于同任何一个大国或贸易集团抗衡,达到了维护自己贸易利益的目的。这段话表明欧共体当时()
A.经济实力大大超越了美国 |
B.已经成为一个经济政治实体 |
C.直接推动了两极格局的解体 |
D.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